现代农业的两种模式
目前,世界上发达国家的现代农业主要有两个发展模式:
地多人少的国家,如美国、加拿大,实行规模化农业,主要着眼提高单位劳动生产率,以大面积耕地、大量资金和技术投入在尽量少劳动力上获得高效益;
地少人多国家如以色列、荷兰、丹麦、日本,则实行集约化农业,主要着眼提高单位土地生产率,以密集、深化的劳动投入和资金技术投入在小面积耕地上获得高效益。
两者最大的反差在耕地和劳动投入上,而规模化农业更易实现更高的人均利润。
集约化农业所谓“集约”,是相对“粗放”而言的,“集”是劳动、技术和资本这类“人为”方面的密集、深化,“约”是原材料和自然资源的简约、节省。
集约应表现为生产(经营)要素质量的改善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,合理配置各项生产(经营)要素,使其得到最佳组合和最优利用,以获取最佳经济效益。而其中起点最低,自然条件最恶劣,发展最快最好,对政府补贴依赖最少的是以色列农业。
在美国高补贴农业的压力下,发达国家对农业补贴实际已经成了常态,否则其本土农业就只能破产。例如:2010 年,欧盟农业发展项目支出 570 亿欧元,其中 390 亿欧元是对农民的直接补贴;法国的补贴标准是:每公顷农田每年补贴 400 欧元,每养一头牛每年补贴 300 欧元,另外还有很多其他补贴项目。
日本不仅形形色色的补贴项目高达约 470 种,如大米种植户每公顷可获高达 30 万日元的农业补贴,并且还有超高的农产品关税壁垒,例如大米的进口关税为 778 %,乳制品进口关税为 360 %。唯一的例外是以色列,他们在农业保险补贴(作物风险保险基金)之外并不直接补贴农产品和农户,却能 95 %的粮食靠自己生产,每年生产的蔬菜、瓜果、花卉大量向欧洲出口。